首页 > 头条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卿苏德博士从四个方面逐一剖析
发布时间:2018-03-12 关键字:区块链, 技术 收藏

”整个区块链可能是属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并没有显得那么繁荣、强大,不要随便就提颠覆,颠覆了谁取决你自己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卿苏德博士表示。

640.webp.jpg

关于区块链的实际应用场景,众说纷纭。但是宣传的太多,真正能落地的,或者已经落地的应用场景,非常少。

卿苏德博士从多年的经验和经历出发,带来了多个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与点评,很有启发性。顺着他的思路,我们找到了区块链在物流、能源、金融、食品溯源等众多方面的接地气的场景,也更能了解区块链的是与非,能与否。

以下为卿苏德博士在CSDN第四次沙龙中的干货分享,经区块链大本营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卿苏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和大数据所区块链主管,高级工程师,可信区块链联盟办公室主任,国际电信联盟ITU-T FGDLT分布式账本焦点组测试评估牵头人。马化腾《数字经济》、周宏仁主任《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区块链章节撰稿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区块链应用十大趋势》、《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等报告的核心编制成员。

今天的分享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区块链话题的是与非。

二、技术理念的是与非。

三、应用场景的是与非。

我参加了很多次会议,普遍的感觉就是,讲故事的人,比做实事的人要多;炒币的人,比技术的人要多。

很多时候演讲完,总有大爷大妈过来问,博士推荐哪个币可以买?然后我就很无奈,我说我不做推荐。

于是,对方就非常谨慎地说:你可以告诉我,没事的,赔了就当这个钱打水漂了。

我说:你能不能把这个钱给我,就当打水漂了。”

他说:这怎么可以?拿钱去买空气币,与拿钱送人有什么区别?

更有一次,一位大姐过来问,该买哪个区块啊?什么都打着区块链的旗号,自然也就鱼龙混杂,真假莫辨了。

从整个Gartner曲线来看,无论是2016年、还是2017年,整个区块链都处在膨胀期。因此,2018年2月,Gartner出了一个最新的报告称,区块链目前属于非理性繁荣阶段,币圈过于膨胀。但是,真正的链圈还在烧钱、在踏实做链。

区块链目前是热门的金融科技关键技术之一。我们知道,金融科技有两大关键技术: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对应的是智能投顾,区块链则对应的是价值互联网,数字经济等。从科技角度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用高度的数据冗余实现低成本的信任建立,用密码学保证信息安全和权属安全,用共识机制和网络通信形成防篡改、防作伪的一种新型协作范式。

640.webp (1).jpg

角度一:从科技的角度来说,我们说的区块链,更偏向技术,但现在的讨论,总有那么一些不愉快——因为你跟他聊技术的时候,他跟你谈价值;你跟他聊价值的时候,他跟你谈政治,聊完政治之后,又上升到宗教和信仰了。

现在,很多IT人士都将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奉为圣经。但是,《货币的非国家化》中的货币是要满足价值稳定和流通充分的,发行量锁定在2100万的比特币,未来很有可能会遇到通货紧缩和价格的大幅波动,怎么实现了哈耶克的最终理想?

从金融角度来看,很多人只要一谈到区块链,就会想到比特币,就是挖矿、洗钱、毒品和军火买卖等。所以,很多时候,关于区块链的讨论,他们都认为是“鸡同鸭讲”。

经常有同学跟我开玩笑说,研究区块链的,比如说我们,上辈子应该是和尚,因为和尚总说杂家,区块链涉及多个领域的多门知识,它本身也是技术的集成创新,真有杂家的意思。

640.webp (2).jpg

角度二:金融对Token的翻译就叫“代币”,我们认为Token就叫“Token”,我们不翻译成“通证”,为什么?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已经有令牌环网络,令牌就是Token的中文翻译,它对每个节点进行授权,有令牌的才允许你对外发消息。

现在来看,整个通证又分为很多种,比如:

第一种:身份权证。

第二种:功能性的权证。

第三种:资产类的权证。

我觉得,如果真正较真的话,身份证或鉴权的Token其实不具备流通功能,不是流通的“通”。对整个金融来说,Token就是代币。9.4文件以后,直接禁止相关的代币投融资,很多区块链企业不敢去踩这个红线。

虽然禁止了,但前不久,迅雷的玩客云在国内发行了相关的代币,国外资本一运作,在国外交易所上市,股价上涨了70%,玩客币翻了70-80倍。因此,现在来说,这个属于不好管,一管就死、不管就乱的地步,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政策要出台、要严控整个ICO的相关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640.webp (3).jpg

角度三:从科技角度来说,我们叫“分布式”,金融角度来说,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英文“Decentralized”的中文翻译,这个单词,有是弱中心化、多中心化、去中心化多种释义。一般来说,我们都说他是一个“多中心化”的系统。

从技术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它是一个全量备份,让每个人人手一份账本的副本,这样的话,通过这种数据存储的冗余,构建了一个低成本的信任机制。

但是,让我们非常不理解的是,虽然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是分布式系统,但很多科技媒体报告区块链的时候,就变成了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五大颠覆性技术。

分布式系统怎么会变成颠覆性技术?很早以前,我们有不少的P2P,对等网络应用,例如迅雷、电驴等,为什么20年前没有谈“颠覆”。从金融的角度来看,ICO,首次代币发行,确实有些颠覆证券行业传统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界限,但从金融的角度来说,整个金融系统应用区块链时,他们主要还是在边缘系统、非生产系统中小范围试点应用。

我想说,区块链现在已经有一点虚了,很多砖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区块链叫兽,比如我平常是做技术、标准的,今天却在现场给大家点评“区块链应用场景”,这个肯定不是我长项嘛。也好,我也来当一回砖家,人生不留遗憾。

640.webp (4).jpg

第二章是应用场景的是与非。

640.webp (5).jpg

我的单位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CAICT,我把它拆成几个单词,即第一个联通(Connective),第二个是自动化(Automatic)、智能(Intelligent),第三个是融合(Convergent),代表融通、也可以理解为融资,第四个是代表溯源(Traceable)。

从联通角度看,现在区块链一直在说去中介化,去中介化最后是不是区块链这个平台成为一个新的中介,以前在有些地方可能是缺少中介,无法进行交易,现在有区块链平台之后,不需要第三方,在区块链平台上进行相关交易。

640.webp (6).jpg

以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把什么东西给你了,你通过微信支付给我,没有问题,这已经实现了物权的切割,如果我想用你的带宽、电力,甚至是我想听你的音乐,这时候会发现缺乏一个精准计费的衡量标准。举个例子,现在的摩拜单车不是按每分钟收费的,是按一个小时或半小时收费,都不属于精准计费。因此,通过智能合约可以来加强精准计费。

640.webp (7).jpg

举个例子,能源交易主要的痛点是,除了国家电网的主网之外,现在还有一些微电网。国家电力正在改革,鼓励一些企业对外提供电源销售,在广东已经推动了100多家相关企业。但是,现在按照国家规定,这些电现在都是要通过国家电网才能转售。

中国的能源网比较丰富,又是网状结构,但在国外来说,比如澳大利亚或欧洲的一些国家,它的电力网络属于线状结构,或者多个点状的信息孤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尤其是澳洲的,都是用风能、太阳能维持整个房子相关的日常运转。

但是,如果说有一天,没有刮风,那风能的这一家就没有电。用太阳能的这一家,可能过载了,比如它的电池可能只能存200瓦电,晒上一天可能有400瓦,多余的200瓦只能废弃掉。那为什么不让这家用光伏的用户把电卖给用风能的住户呢?美国的LO3Energy和ConsenSys做了一个实验,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10家住户,尝试做没有中介的能源自由交易,他们主要是由ConsenSys提供区块链平台,下面西门子构建整个电力供应系统,LO3Energy主要是协调相关的资源。他们的措施是在每家用户的门口安装一个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就是一个区块链的节点,可以在上面发布智能合约。

比方说设定,当房子蓄电池电量已经超过50%的时候,我愿意2毛钱一度电去卖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电可以廉价卖给对方,很多时候你的电费将近有1/4都能够省下来,通过卖电减少自己的电费支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中国的能源实验室投资的EnergoLabs已经在澳大利亚的珀斯、墨尔本、悉尼等城市推广了。

还有一些案例是用区块链做充电桩充电共享的。这些案例创意不错,但是现实还是有些残酷,例如,有些充电桩里的树莓派机器被人偷走,有些智能电表被人损毁等,都是未来要关注的事情。

640.webp (8).jpg

从第二方面看,是自动化、智能,这相当于一个膝跳的智能合约,你把相关东西发布出去之后,相当于注册了个膝跳反应,相关消息过来的时候,就激活这个相关的神经,有相关的动作响应。

640.webp (9).jpg

以前是人审批的,跨境支付的时候,本来是我可以给对方直接汇钱,这是逻辑上的直线,但我们发现不是一个直线就能过去,每个国家、每个银行的账号系统不一样,整个账务系统也不一样,每次你要直接托收或支付的时候,可能需要把逻辑上一个点对点支付拆成了多个环节、前后依赖的支付和清结算流程——对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中间银行,我必须等对方把钱付给我,在钱款两清的情况下,才能发起交易给下一个银行,而且SWIFT有很严格的监管要求,就是你必须找你之前有过跨境交易、有对方账号的情况下,才能付钱过去,因为整个跨境支付的周期长、对账成本高,经常是按天来计算,一般是3-7天。

为什么?每笔跨境支付款项,需要各个银行的人去审批、对账、清算、结算,现在我们可以用智能合约来代替人工审批。尤其是有比特币之后,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可以通过直接买卖比特币进行相关的跨境支付、换汇等操作。

640.webp (10).jpg

再者,有人指挥变成了机器共识,有人指挥。在战场上面很多时候会发现这个人是个中心化的节点,打掉人之后,机器就不知道要干嘛。前不久,在2017年11月份,伯克利大学发布了自主杀人机器人,发布命令之后,可以直接去教室指定地点去杀害指定目标,并且当遇到障碍物的时候会有一个协作爆破,就是他们会结成队一起去炸掉墙。

这种情况下,一般我们都是通过手控、遥控远程去操作。很多时候你可以看到,一个机器人对采样图像进行模式识别,并不能判别一个物体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比如你遇到一个山峰,有些时候,像无人机摄像头辨别不出来,如果你不拉升、提高无人机的高度,就会坠毁。如果有多个机器人,在不同的纬度、不同的高度,并且都能给你提供决策支撑,通过大家投票,到底是山峰,还是普通障碍,有助于提升决策的精准度。这种情况下,我们叫“群体智能”,更加准确一点说,是物联网中下一个比较热门的技术,叫“边缘计算和区块链的结合”,尤其是共识的过程非常多。

640.webp (11).jpg

讲一下融合,融合主要是现在的数据打通非常麻烦,国家卫计委说要建一个医疗联合体,要有很多数据,但是数据打通很难。举个例子,如果以两个字节来确定一个人的性别,有的医疗器械公司用01代表男、02代表女,有的人用F、有的用M。同样是一个事情,你虽然有你自己的数据字典,但你数据对应的相关事也好、意义也好,是非常难进行统一的。

640.webp (12).jpg

现在来说,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说搞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但最终来说都是信息中心来汇总数据,信息中心非常郁闷,因为它去找各个委办局要数据,最后相关各委办局的领导让数据中心出一个相关统计表,这个数据如果出了错,领导骂的不是其它委办局、骂的是信息中心。因此,信息中心觉得吃力不讨好,我何必要数据呢?我要了数据之后,后面做了一个图,最后不对的话,还得被骂。

对这个数据来说,以前我们是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强调的是传播。现在我们更多进入的是一个数字经济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有很多信息中心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相关信息打通,怎么去打通?每一个委办局有一个公私钥,通过你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加密之后,你的数据是不是可以给我了,我又没有你的私钥,我解不开,我拿的都是一些乱码,你可以放心。

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你约定好,比如对方要办准生证,这要查几个单位,即卫计委、医院、民政局、公安局,我就跟这些委办局先商量好,如果我真的要办准生证,我需要访问哪几个委办局,你到时候授权。一旦约定好之后,有一个消息来了,我其实不需要看你的数据,我要的只是数据的结果。信息时代的最大问题,就是数据太容易复制了,我不愿意让你看我的数据,其实各个委办局也好、或者相关的办事机构也好,其实希望要的是最后的结果,你这个人要不要、或者可不可以办这个证。

因此,我把它通过智能合约事先约定好规则,写好以后,大家可以看一遍,存储在信息中心,一旦有相关的人要办这个证,把消息发到信息中心,信息中心通过相关的智能合约请求各委办机构授权,得到相应的结果。

第一,数据有了保护,都在各个委办局那里,你可以同步过来,没有关系,如果你全部存储过来了,你全部过来都可以,信息是有相关权责边界的。

第二,你提供的数据出了问题,可以溯源到你那去,因为你用你的公钥加过密,通过我们中国电子签名法,你一旦通过你的公钥加密,就代表你名人存在。

第三,个人隐私,我本身对我自己相关的数据,尤其是很多医疗数据,比如一些病例,我可以用我自己的公钥加密,我需要看我数据的时候,我可以亲自给数据。

在这一系列的环境之下,数据越来越可以流通了,这个案例是中兴在南京全市做了一个电子证照流通存证的系统,这是科技部万刚部长亲自点赞的项目。

 主要是把公安局民政的、税务的等相关社保一系列全部打通,各个委办局都有自己相关确权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把各个数据建立起目录索引,并且进行组网,数据通过之后,真正实现数据代替人跑路,实现了“一个号码、一个窗口、一个网络”的智慧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系统。

这有个好处,但也有相关问题,在于现在来说,很多数据还是都汇集到信息中心那里,信息中心密钥的管理存在极大的管理,现在都是平级的,都是扁平化的,更多来说,每个人尤其是数据中心权限要更高、制定规则、配置环境等都更高,这个节点怎么保护也是未来的问题。

还可以讲一下融资的“融”,意思是以前我们通过白条核心企业,可以把相关业务通过白条让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进行相关的渠道打通,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把足够的现金留在自己手上,就是说做投资,可以有相关足够的现金流。

但我们发现一点,整个中国的普惠金融存在一个大的问题,一旦过了二级供应商,到了三级供应商、四级供应商,它想去做票据贴现的时候,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保理公司去贴现,支付7-8%的费用,其次很多小企业被相关的核心企业拖垮,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拖,银行、保理公司也不一定给他贴现。

举个例子,如果是富士康,这是苹果公司,富士康拿了苹果公司的单子,他去银行贴现,因为两方都有非常好的信用,贴现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如果说是为苹果公司摄像头制作那一层薄膜的小公司,可能到四五级供应商了,它如果想把从苹果公司出来的白条拿去贴现,存在很大挑战,因为会遇到一些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怎么去做?把相关各级供应商,尤其是银行拉到一个圈子里去,当核心企业有任何一个白条打出,在银行都可以看到,相关的电子签名进行溯源背书,因此,这个白条可能流转到后面四五级供应商、相关中小微企业的时候,可以通过区块链提供的环环相扣的、可以通过时间溯源的、或者通过整个电子签名溯源的这一套体系,告诉银行,这个白条确实是从苹果公司开出来的,这样的话,银行是可以根据《电子签名法》进行验证,帮你做贴现。这就为整个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很多活力,因此,上面建立了整个信任关系,其实是让信任在整个供应链的链条中去流转、传递。

后面有一些制造、智能预测等都另说,这都是在一些工业互联网的环节可能会用到一些相关应用,互相为对方背书,加快整个售后流程,加快相关的后续匹配的流程等。

讲最后一个“源”,即溯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物流是个全球化的脉动,你如果要进行一个相关跨领域、或跨行业运转的话,第一找的是货代,然后再去找相关的传代,找传代之后,还可以根据整个港口排期找堆场去堆物品,再找陆运公司,陆运公司还多经过相关一些条例,还得找相关零售商的地方,整个环节涉及到很多供应商。

这个意思是,整个环节太多的时候,如果我用的供应链系统是1.0版本,同一个供应厂商可能用的2.0版本,可能会对接不上,尤其是我用的是A家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你用的是B家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这有可能也对应不上。

还有,本身来说,有很多堆场的管理系统,有企业资源的EMS管理系统,有很多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很多系统串联多一起,这么多系统你怎么打通,尤其它们属于不同主体。

因此,这时候可能不需要Token,他们就根据整个区块链平台构建了一套新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把所有的环节和物联网产生的信息可以记录在这个链条上,这主要有优点、有缺点,它记录在链条上之后,其实只是一个溯源的关系。

在整个情况下,它真正让信息透明的时候,会引起很多化学反应,比方说,如果以前的传播的系统是彼此隔离的,他们在海上的时候是根本没有任何相关信息反馈的,你不知道这个船载着这个物体去了哪,到了港口之后你才能知道信息,如果说我运的是冷冻食品,我的要求是温度不能达到0℃以上,如果说有了区块链之后,相关船舶上的信息可以反馈到陆地上,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陆地、或小艇、或派个急救队把相关问题解决,能够优化整个冷链运输,或相关运输环节中很多紧急的处理情况,这也是整个需要关注的事情。

包括现在有很多船舶的巨头,都在用相关区块链的技术在优化整个物联网,并且它主要是实现数字颠覆性物流,打造面向未来的物联产业生态,更多希望制造相关信息,做一些大数据规划。

我们也看到,溯源不等于防伪。我们现在看了很多例子,一个是北大荒和中南建设的“善粮味道”,这个是智链共同打造的场景。现在北大荒可能每年产出300万吨的量,但市场上卖的大米能达到4000万量级,大概有10倍以上。

像众安科技做的是“步步鸡”,这个卖的也挺贵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区块链去做溯源,它的价格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它有很多信息系统投入,但真正做的是溯源,它并没有防伪。

溯源做的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有助于,并不是保护,有助于食品安全。

第二,通过各个环节的链条打通,让利益回归到直接相关人手里,因为以前中介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压榨农民,比方说告诉你我的粮食已经满了,你的粮食本来是3毛钱的,你若2毛钱不卖的话,我就不收你的了,农民没办法只能去廉价去卖这些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很多利益相关格局重新进行分配,更重要的是去了相关的商场以后,以前的商场如果没有相关溯源,经常是用六折去打折一些过期商品,如果我把标签撕掉之后,贴一个新的日期还卖不出去,打三折卖给你,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商品卖出去。有了区块链之后,做伪成本提升了,但防伪仍然没有这个选项。

所以,这个情况下,防伪还是不能做到的,整个链下资产必定是个物理实体,你要映射到链上,存在很大的挑战,你要么找一个非常有权威的公正机构,要么像很多机构一样,比如华为海思芯片,如果未来的很多数据,通过海思芯片间接地产生映射关系,那很多数字资产,尤其是游戏和知识产权,在上面流转的时候,就非常有一些公信力。

我们以前是信任中介机构,现在变成了人类最广泛共识的数学(算法)来进行相关的信任背书,也就是刚刚老白说,他更倾向于对方有相关的发币,在链上的资产逐步来对接,没有问题,但链下的话,上链过程确实有很大的障碍。

所以,整个区块链可能是属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并没有显得那么繁荣、强大,不要随便就提颠覆,颠覆了谁取决你自己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顺便说一下可信区块链联盟,我是这个联盟的办公室主任,我为这个联盟打点小广告,意思是,现在我们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刚刚说的,区块链分链上、链下,单链和多链、多链和跨链,区块链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区块链。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有很多银行要上区块链系统,说我要1万TPS,每秒的交易数达到1万,每个厂商都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我都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去测的时候,发现很多厂商都不行,这就导致了用户跟厂商之间的不信任,因为厂商每周都要对好几个用户去做测试,做测试之后,又几乎同样的把功能测一遍、把性能测一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可行性的桥梁,是不是会增加很多厂商的人力、物力,链圈本来就很辛苦,币圈一夜暴富的效益已经产生了强大的人才虹吸现象,大家不好意思说,我知道的情况是,我自己找的员工还没到我这里,被币圈翻两倍、三倍挖走了,他们给我反馈的价格是40万起。

相对来说,整个链圈本来做事情就不容易,现在又耗费这么多人力、财力、物力这些繁杂事情中,因为我们就把所有的专家、行业厂商、用户,全部都拉到一个平台上。我们共同商量一下,整个区块链系统到底有哪些共性的功能、性能需求。

并且,我们发现整个性能测试的信息披露没有不完备,它没有告知任何的网络拓扑,没有告诉你整个网络的规模大小,也没有告知网络的时延大小,就只告诉你我的TPS达到2000,你是40个节点、还是4个节点?这些都不清楚,很多地方都没有披露,因此我们就构建了一个可信区块链标准,因为透明,所以可信,要尽力围绕最终用户视角,构建行业统一的话语体系,并且是一个行业的最高标准,是可实现的、可量化的,并且与整个技术框架实现中立。我们已经去全国4个城市、9个企业(其实是10个企业)做了可信区块链测试。现在,我们正在筹备可信区块链联盟,已经有140多家单位报名,目前想要测试的已经有20家。欢迎大家加入可信区块链联盟!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 区块链大本营

责任编辑:phx

区块链大本营

粉丝群

文章数量

192

热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