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邻萌宝创始人熊立健:BATJ入局区块链,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发布时间:2018-03-06 关键字:区块链, 技术 收藏

在邻萌宝创始人熊立健看来,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应用的冰山一角,区块链最大价值在于应用于各行各业,未来投资和创业的机会巨大。

渐进式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和人性博弈的过程。

区块链发展到现在并不是传统意义理解的分散式去中心化架构,而是重新回归到了中心化,或者说变成了一种分布式大中心化系统,背离了中本聪最初所谓“one-CPU-one-vote”,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记账权利的设想。

原因为何?最早的去中心化理论是基于,每一个人都有节点记账的权利,任何人只要启动挖矿程序就可以参与挖矿记账。但实际上,现在参与挖矿,只要把矿机连到矿池即可。按照现有的全球矿池统计,比特币挖矿基本是十几家矿池在相互竞争,最大的几家矿池甚至垄断80%以上份额。换句话说,挖矿变成了一种只有BOSS才有权利玩的游戏。

以以太坊为例,目前甚至还有超过50%的数字资产是被某些财团控制的,以太坊代码的维护权也被Vitalik基金会团队控制,高度的中心化。一些DPOS共识机制的公有链,大部分打包节点都是官方自建和管理。

再看一些token发行项目,涉及到公有链的90%以上项目是中心化的,而公有链之外的项目中,也几乎100%是中心化的。一些区块链爱好者理想中的,类似于乌托邦式的绝对去中心化,至少在当前的区块链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不要完全迷信去中心化,眼下只是一个愿景、一个目标。

去中心化应该是一个渐进化的过程,即先通过中心化的管理方式进行推进,然后逐步过渡到“分布式多中心化”,乃至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也就是说,先集权再慢慢过渡到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因为一开始集权,能够在中心化的运营中,得到最高的商业执行效率。比如,比特币在早期因为各种利益冲突而引起流派的争论,以至于一个扩容问题争论了三年多,到最后变成了分叉的局面。

区块链和其他领域的创业是一样的,最初的设想和最终所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没有人能在一开始就把未来5年10年的事情完全想清楚,更不用说更长的几十年、一百年的路线图。对于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要在快速迭变的商业环境中有所取舍,要以效率追求为目标,包括在系统运行效率、商业模式的演进等方面。

总之,对于想在区块链领域做一些实际落地应用的团队,其实初期确实有必要有比较强的集权意识和集权模式,包括在资源的整合调度、团队建设和工程研发等方面,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运营架构和激励机制快速推进项目进展,快速实现新的商业模式。

一开始就让系统和运营组织处于是比较中心化的状态,然后通过分散数字token、分散代码权力等方式,逐步形成一个分布式多中心化状态,在引入到更多资源之后,再演进到大中心化,最后实现去中心化。我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接下来一到两年时间,会有很多区块链项目都会以这种模式运行。

比如,现在受到市场追捧的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任权益证明)模式机制是非常中心化的, EOS、NEO等都采用这种共识模式。

DPOS中文名叫做股份授权证明机制(又称受托人机制),它的原理是让每一个持有Token的人进行投票,由此产生多位代表(比如 BTS 比特股设定的是101位,EOS 设计的是21个主节点和100个备用节点) ,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多个超级节点或者矿池,而这多个超级节点彼此的权利是完全相等的。从某种角度来看,DPOS有点像是议会制度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果代表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当轮到他们时,没能生成区块),他们会被除名,网络会选出新的超级节点来取代他们。

EOS项目以Block.one公司的名义筹集资金,然后在全球布招募了一百多个工程师组成的开发团队。等软件系统开发完成,正式发布后,然后再让社区去运营区块链系统。因为是开源软件,当然可能一夜之间会出现无数条EOS链,最后大家只要投票决定哪一条是真正的EOS主链即可。

另外,现在NEO小蚁的节点有多少个,以及这些节点掌握在谁的手中?没有人知道。最近海外社区流传一些消息,有人说 NEO 只有7个节点,并且前几天出现了一个 bug,导致整条链宕机一次。不过具体情况,我没深入了解和研究。

区块链投资策略

区块链行业目前发展很快,要想做价值投资需要进行长期布局,从行业发展宏观趋势处着手。

预计2018年上半年,区块链相关领域还会是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而后伴随着各国的监管加强,整个行业会迎来大幅波动,想进入区块链的团队可能需要要抓紧时间了。

大幅波动导致的一个新趋势是:两极分化。一些没有价值的垃圾项目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而一些真正在做事的,有技术能力和应用场景价值的团队会慢慢浮现出来,并享受到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基于上半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就投资策略而言,如果某项目可以“快进快出”,只要这项目不是太离谱,团队成员不是没有实力的草创团队,几个人凑一个白皮书喊着要改变世界的类似口号,这类项目短线快进快出还是可以少量参与。

上述是短期的投资策略。如果考虑到中长期,由监管导致的两极分化后的状态,可以考虑的投资方向有四种:

第一种是参考以太坊等公有链前些年的表现,布局一些公有链项目,长期持有,预计回报不会太差。不过最近几个月公有链项目大批量出现,也容易挑花眼。建议分散投资、轻仓、以及定投的策略,不建议重仓某一两只,容易看走眼。

第二种是应用类。其实,这一类投资项目是最难挑选的,考虑的维度可以首先跳出项目本身应用市场。和突然冒出来的草创团队相比,互联网公司发起的区块链项目,成功的概率可能会更高。这些团队的能力已经在他所处的互联网市场被证明过,所以当他们带着行业资源、用户基础、区块链技术理念,去设计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业务结构时,优势明显。

第三种是一些交易平台、去中心化交易所等。预计随着行业的快速增长,这类平台的盈利能力已经被验证或者很容易被验证,只要团队和产品不是太烂,至少能够保证自我造血能力养活自己。不管是否有牌照,全世界的交易所数量会越来越多,上千个以上,会很正常。因为数字资产交易所面对的是全球资本市场,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平台去承载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

当然,在大趋势下,未来每个国家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交易所平台,竞争会很激烈。传统资本市场的生态体系,会基本原封不动的进入到由区块链搭建的资本市场体系。比如,未来交易所平台在竞争时要拼服务体验、交易体验;交易费用会大幅降低,金融衍生品会是交易所盈利主要来源。

第四种是可能改变互联网结构的项目。比如IPFS、Sia 等分布式网络存储、分布式文件分发系统,一些以Token激励机制实现的分布式海量计算的系统,比如 MGD、PlatoN 等,一些能真正解决物联网IOT海量终端和海量数据管理和交易的区块链系统,比如 IOTA、以及我们LoMo团队研发的准备用于 LoMo 升级的链,等等。这些未来可能会改造互联网结构,从而创造全新的互联网价值的项目也是有很大的投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日韩、欧洲,全世界有钱的地方都会有骗子;其次,有时候在市场上,骗钱的项目和真正创业项目很难区分,这时最好找区块链行业内熟悉的朋友推荐或者值得信奈的人帮忙参谋,否则风险很高,容易被割韭菜。在此之外,给投资者的建议是,要加强学习,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保持投资耐心。如果认定区块链这个大趋势,保持耐心是王道,这一点在最近三年已被多次证明。

不止是巨头的游戏

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区块链行业,比如阿里、京东、腾讯等,不过,传统互联网巨头垄断行业的现象——“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可能不会在区块链领域重新上演,实力较小的创业团队并不畏惧传统的互联巨头。为什么呢?

第一,虽然一些互联网巨头依然会使用传统的方法建立专利技术门槛,但是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开源思想建立社区,所以未来一些优秀的团队会有机会聚集更多的开发者资源,并逐渐成长起来,甚至不亚于眼下的互联网巨头。

第二,传统互联网巨头和创业团队所做的应用项目有明显的界限,暂时没有交火点。传统的巨头更多的是通过区块链维持已有的业务壁垒,比如京东和阿里系现在做的一些项目,主要用在物流溯源、供应链金融等方面。所以,就短期而言,区块链不仅是互联网巨头的游戏,新进的创业者也会有相对平等的机会。

在不断涌进的区块链抢滩者中,原来中国IT界、互联网界、游戏界等专业人士以自身原有的技术积累,正在加速融入的区块链行业,并很快改变行业发展节奏。另外,区块链技术门槛正在大幅降低,主要是因为开源社区的精神。较几年前而言,只要不涉及底层架构,开发新的公有链、联盟链,一般的应用类都是基于开源的架构和代码进行修改,甚至只开发智能合约即可;即使是涉及到区块链底层架构的项目,现在的技术难度也相较过去降低很多,主要有太多开源项目可以参考,不必完全的重复造轮子。

技术门槛的降低的从侧面意味着商业壁垒将会在其他方面体现,未来区块链应用主要的门槛在于怎样普及推广开自己的应用,并且降低运营和市场运作的成本。就目前市场而言,已经有很多项目应用出现,在一些火热的赛道上是,少则三家,多则十几家的竞争状态。比如在预测和竞猜市场,现在就有至少超过十家公司相互竞争。

最终决定哪一个区块链应用能从市场中杀出来,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团队的成熟度,以及过去激烈的资源,包括用户、业务模式、数据的积累等。现在有些团队做的应用初期版本是抢时间推出的,功能阉割,体验也非常差,原因是募资太早,成员手中的数字资产价格涨了太多,人性被挑战,失去了激励机制,导致团队失去了战斗力。

二是项目创始人要有很大的精神格局。一个公有链项目,这个团队的创始人创业的动机一定不是仅是追求财富,而且还要有通过真正的创造一些东西,改变世界的抱负。比如,中本聪、以太坊创世人Vitalik等。真正成功的公有链创始人不是一般人,咱们需要用十年以上时间来检验。

一个区块链应用类项目,那么团队创始人除了资源、经验、执行力之外,还要具备企业家精神。如果单单是追风口的话,区块链风口预计很快就会过去,短则半年、三个月,长则一年多。随后就要面临,纯粹做区块链技术,或者是应用方面的探索,早期不盈利的问题,因为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推进普及都需要时间。

所以,只有真正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带领团队从激烈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因为企业家看的是未来五年、十年的愿景。


文章原标题:BATJ入局区块链,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区间集对话熊立健  原作者:杨如是

本文来源: 区间集

责任编辑:phx

区间集

粉丝群

文章数量

19

热门技术